目前分類:Watch (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SEIKOの薄型高級機・LINERです。「ライナー」が発売されたのは1960年(昭和35年)6月です。当時の流行は大型で薄い腕時計でした。大型化の成功は「クラウン」で実証されていますので、「ライナー」では特に薄さをセールスポイントにしています。この「ライナー」が発表される約半年前に、第二精工舎亀戸工場より超薄型腕時計ともいえる「ゴールドフェザー」が既に生産されていました。そこで諏訪精工舎としても薄型製品の対抗機種を市場に出したと思われます。
 ムーブメントは機械厚が「マーベル」の3/4に仕上がっています。亀戸の「ゴールドフェザー」は薄型に際し、全く新しいムーブメントを設計しましたが、「ライナー」では従来のムーブメントに改良を加え薄型化を実現しました。このことによって、その後の製作技術の向上が得られたとも考えられます。ムーブメントの外観は「マーベル」と大差はありませんが、細部は近代化されています。受石はダイヤフィックス、耐震装置は完成されたS-2型、角穴車には飾り溝、丸穴車のネジ頭に3本のすりわりが入れられ、逆ネジであることがわかるようにしてあります。このムーブメントには21石と232種類があります。当時の新製品紹介の資料等を見ますと、どうやら先に生産され、発売されたのが23石のようです。また、ムーブメントのバリエーションは無さそうです。薄型ムーブメントとしては耐久性もあり結構評判も良かった機械でした。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2000年限量復刻的SCVN001以後,KING SEIKO沈寂許久,相隔21年終於在2021年要推出我認為最經典的44KS限量復刻SDKA001。
跟原版相較多了日期視窗,錶徑大了1.5mm,原本的44A手動上鍊改為使用6L35自動上鍊機芯,兩項改變多了使用的便利性,但總覺得不夠原汁原味。

文章標籤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我喜歡收集古董錶?在早期那個純人手製作的年代,沒有電腦、CNC車床這些工具,製錶師們要製造一隻錶是相當不容易。跟現在的新錶不同,暢銷的款式就大量生產,真的有工藝水準的新錶一般人也負擔不起。再者因為使用數位化機械量產,一樣的東西只會越生產越多,光是ETA一年產量上億個,要生產多少只是由品牌操作,大多數的品牌買了就開始大幅的跌價,相信玩錶的都有相同的經驗,買一隻全新的錶戴一兩年後要賣,價值大概只剩一半。

古董錶有不少玩家喜歡收藏,即便買了幾年之後折價幅度也不太高,越放越有歷史,除了賺到把玩的樂趣,運氣好還有可能漲價,時間是用錢買不到的,你等新錶再放50年成古董錶,現在的古董錶已經有100年的歷史,到時50年的錶一大堆,100年的錶能有幾隻。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出處:大c兄後花園

有玩老精工的朋友,相信都會留意到六七十年代老精錶面上會有相中那個”閃電”或”漩渦(風暴)”標記,大家又知不知道它們代表什麼呢?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精準度”對機械錶而言是一項重要的價值標準。1960年代中期Grand Seiko的精準度標準為平均日差-3~+6秒,對照到一整天(86,400秒)的話產生的誤差相當於不到1/10000。高精準度的鐘錶必須兼顧了優秀的設計以及高水準的零件製造,同時組裝和調校也都得要趨近於完美。為了要證明這一點,各家錶廠會在瑞士天文台舉辦的精準度競賽中一較技術力的高下。SEIKO從1964年開始參加高精準度機械腕錶部門的比賽,諏訪精工舍和第二精工舍為此研發了各式各樣的機芯,跟瑞士陣營間展開了激烈的勝負。

開始挑戰天文台競賽的SEIKO,成為第一個非瑞士的參賽國;1963年參加瑞士納沙泰爾天文台計時競賽在小型石英錶項目得到了第10名,1964與1965年的排名都在百多名。1968年納沙泰爾天文台競賽宣布停辦,並遲至隔年才公佈成績(據聞SEIKO在該次比賽中得到第2名以及第4~8名),同年SEIKO轉戰日內瓦天文台競賽,包辦了最佳機械錶中的第1~7名,(最佳錶款中前1~3名為瑞士CEH公司的石英機芯錶,第4名是SEIKO的機械錶,而第5~10名同樣都由SEIKO包辦,因此實質上是機械錶的最佳成績),獲得「最佳機械手錶」首獎。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杉修弘是當今SEIKO的設計師當中有如大長老一般的人物,從今年Grand Seiko的高精度特別調校款V.F.A.到早兩年精工史上的第一支陀飛輪錶,差不多每年SEIKO的旗艦款式下頭都看得到他的名字。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續誕生的高精準度機械錶

“精準度”對機械錶而言是一項重要的價值標準。1960年代中期Grand Seiko的精準度標準為平均日差-3~+6秒,對照到一整天(86,400秒)的話產生的誤差相當於不到1/10000。高精準度的鐘錶必須兼顧了優秀的設計以及高水準的零件製造,同時組裝和調校也都得要趨近於完美。為了要證明這一點,各家錶廠會在瑞士天文台舉辦的精準度競賽中一較技術力的高下。SEIKO從1964年開始參加高精準度機械腕錶部門的比賽,諏訪精工舍和第二精工舍為此研發了各式各樣的機芯,跟瑞士陣營間展開了激烈的勝負。

和一般零售的產品不同,競賽用機芯的素材和設計都採用了特殊規格,以此追求更高的精準度。在這些關鍵技術當中有一項就是機芯的高振頻化。振頻數字愈高就愈不容易受到外部的影響,由此確保了高精準度。當時的Grand Seiko通常是每秒5~5.5次振動,然而競賽用的錶款則主要是以10振動的機芯來決勝負。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催生出銳利耀眼造型的設計元素

「Grand Seiko」設計的骨幹乃是透過活用稜線所構成的造型來表現光影。為了要實現設計上切面與切面交合的緊張感,首先得變更外裝設計的寸法單位規格。過去SEIKO使用的同樣是「法分」這種製錶業通用的特殊單位,但從1961年後他們開始改用「釐米」,這麼一來能使用的最小單位就從1/4法分(約0.56mm)縮小到0.1mm,讓他們得以做出更細膩的外裝設計。

研發設計時最重要的基礎就是面盤和錶殼。GS的錶殼是將不鏽鋼素材以冷間鍛造成型,由此讓錶殼具備了銳利的立體造型,其中從錶殼側面延續到錶耳的稜線尤其成為了GS的一大特徵。而為了表現出光影變化,面盤上的時標採用了多面切削,並且加以仔細地打磨。面盤雖然為了防水的緣故做成了平面的造型,但也因此讓時標顯得更加凸出。這些足以象徵「Grand Seiko」的設計,後續經歷了1964年第二代的「GS Self-dater」、以及1967年的第三代「44GS」,一路累積進化,從而讓完成度不斷提升。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透過獨家技術,實現傲視世界的“高精準度”

明治時代以來,日本鐘錶產業的歷史乃是從輸入、販售歐美的鐘錶開始。明治20年代以後日本國內也開始出現了鐘錶工廠,而明治25年(1892年)成立的「精工舍」正是其中之一。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都是以拿舶來品作範本的產品為主,但隨著戰後復興的腳步,包含鐘錶在內,精密機械被認定為是國家的基礎產業而愈發獲得重視。然而日本製錶跟歐美的技術落差固然懸殊,由於進口規定的關係最新的生產設備也無從入手,因此SEIKO勢必得開始自行研發生產設備。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64年,精工旗下兩間廠房:諏訪精工舍及第二精工舍(龜戶)首次派出機械機芯參加瑞士納沙泰爾天文台比賽,最佳成績卻只是不忍卒睹的144名和153名。但之後短短幾年間,精工卻將瑞士天文台比賽弄個天翻地覆。

1967年,瑞士納沙泰爾天文台比賽,第二精工舍(龜戶)取得第4、5、7及8名,諏訪精工舍取得第12名,以最佳三枚機芯成績計算第二精工舍位列整體第二名,諏訪精工舍第三名,第一名是Omega。

文章標籤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碼:製造年份,以西元年10年為一個週期。看機芯和型號就可判別出是哪個年代的產品。
第二碼:製造月份,12個月份各有其代碼,詳見下方「SEIKO製造月份代碼參考表」。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IKO鐘錶株式會社,將由足以代表日本國產腕錶的高級腕錶系列<Grand Seiko>,開始紀念SEIKO腕錶100週年,現代的Grand Seiko,所繼承的設計原理「Seiko Style」,是以1967年發售的經典錶款「44GS」為基底,並加上最新技術與現代視角,所重新設計復刻的。SEIKO預計從6月8日(六)起,於日本國內發售Grand Seiko經典收藏款「44GS」限定版」,並依序推廣至海外市場。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負責製造掛鐘等產品的「精工舍」於1937年成立了「第二精工舍(龜戶)」,將旗下的腕錶生產部門分離獨立出來。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惡化,位於東京.龜戶的第二精工舍被迫撤離疏散;由於歷經戰禍處於破壞狀態,即便進入了戰後復興期,龜戶工廠仍舊處於無法製造腕錶的狀態,因此當時領導腕錶業務的責任就落到了位於疏散區的「第二精工舍諏訪工廠」上頭。

Grand Seiko可以說是見證了「第二精工舍(龜戶)」和「第二精工舍諏訪工廠」兩邊切磋琢磨的歷史。戰後第二精工舍諏訪工廠訂定了“高精準度”這個明確的定位,專事男用腕錶的製造生產,「Marvel」、「Lord Marvel」和「Crown」等等都是由他們所催生的;到了1959年,負責製造鐘錶零件的大和工業跟第二精工舍諏訪工廠合併,「諏訪精工舍」從此誕生,而這裡未來也就成了「初代Grand Seiko」的誕生之處。

文章標籤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等級分:電鍍→包金→套金→K金

電鍍 (gold-plated):SGP(鍍金)、WGP(鍍銀)、K18、K14、KP、KGP、KG、GP、EGP等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King Seiko 44KS 手上鍊 18,000振頻 25石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雫石高級時計工房

孕育世界第一機械錶的出生地,前身為第二精工舍(亀戸),也是目前Grand Seiko 9S的生產處,並開發SEIKO CREDOR第一隻陀飛輪FUGAKU CAL.6830 。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精工舍(亀戸) vs. 諏訪精工舍

第二精工舍(亀戸)(Daini) :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68年第二精工舍(亀戸)推出手動上鍊36000高振頻的45GS,由於是手上鍊,機芯的厚度只有3.5mm

與諏訪精工舍稍早上市的61GS共同形成了當時Grand Seiko的36000高振頻商品系列。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68年 61GS (諏訪精工舍)

第一支日本製的自動上鍊36000轉腕錶。由於高振頻36000轉優異的等時性,來自外部的震動、方位差異、擺角的變化等等對精準度的影響都獲得了抑制,達到了即便在佩戴狀態下也相當穩定的高精準度。自動上鍊的上鍊機構採用了魔術槓桿上鍊“Magic Lever”機制,其精準度已達當時的最高等級。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67 年諏訪精工舍推出 Grand Seiko 的首款自動上鍊錶 62GS

第一款Grand Seiko自動上鍊款式。位於4點鐘位置的錶冠具有向內沉陷的設計,強調它不再需要手動上發條。

Apostle7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